內文搜尋 >
頁 碼:5/1_234
|
北響堂石窟第9窟中心柱北面佛半跏坐像 北齊(550~577) 石 河北邯鄲 |
|
|
北響堂石窟第2窟外側 |
|
|
北響堂石窟
bei xiang tang shi ku
原名鼓山石窟。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和村鎮東鼓山之腰。始鑿於東魏武定末年(550),主體工程完成於北齊(550~577)至隋(581~618)初。現存大、小洞窟二十二個,分布於四區。南區編號第1、2、3(南洞)窟,中區第4(中洞)、5、6、7窟,北區第8、9(北洞)、10、11窟,九條洞區編號第12~22窟。其中代表洞窟為第3、4、9窟,其餘為中小型窟,九條洞區主要為小型禪窟。 第9窟俗稱高歡墓洞。按考古調查,在洞內中心柱南面上部發現一隱密的墓穴,與《續高僧傳》、《資治通鑒》及《重修三世佛殿之記》等文獻、碑文的記載相符,此洞當即為高歡權臣,非王或北齊文宣帝高洋(550~559在位)的陵葬。原窟門已坍塌,現存圓拱形窟門為後代重砌。窟外崖面雖然風化剝落嚴重,但是仍然殘留有窟檐、覆鉢式塔頂痕跡,可以看出該窟外立面原來呈覆鉢式塔形。窟寬13公尺,高11.4公尺,進深13.3公尺,設中心柱,是響堂石窟最早開鑿的大型中心柱窟。中心柱後部上方與後壁相連,南、北及正面(西面)各開一龕,龕內雕一佛二菩薩。佛像面形豐腴,衣紋貼體呈流暢圓轉的凸起線條,造型勻整而洗練。中心柱四角刻異獸,基壇立面浮雕博山形香爐、雙獅和神王。窟內周壁雕覆鉢式塔形龕十六個,其中南北兩壁外觀各六龕以及後壁中心柱兩面與窟門兩側各一龕。塔形龕的形制與窟的塔形、北齊靈泉寺道憑法師燒身塔的形制相似,但在一些細節的裝飾上更富有創意,如剎竿呈「山」形,受花和剎竿頂端為火焰紋圓形寶珠等;塔身造像龕之帳形及蓮柱的裝飾也很精緻。窟內門壁殘存大型的禮佛圖,採用減地平鈒的浮雕手法製作。 第4窟亦為中心柱窟,但形制較為特殊,中心柱南、北及後部上方與窟壁相連,形成後部倒「凹」字形的甬道,中心柱正面開一龕,雕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中心柱基壇西、南、北立面刻博山形香爐、神王、蹲獅、供養比丘等像。外立面明間甬道南北二壁及兩次間開大龕,分別供奉菩薩立像和力士像。 第3窟為四壁三龕式,雕刻三世佛,龕像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薩或一佛四弟子二菩薩組合。窟內外刻《無量義經》、《維摩詰經》及《彌勒成佛經》等多部經典,故該窟又俗稱「刻經洞」。據洞門外北齊晉昌郡公《唐邕刻經記》,知唐邕所刻《維摩詰經》、《彌勒成佛經》等始於天統四年(568)三月一日,終於武平三年(572)。窟內《無量義經》字體、風格與唐邕所刻《維摩詰經》、《彌勒成佛經》不盡一致。另外該窟外立面窟頂覆鉢內也開一龕,正壁雕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兩側各有一主尊,覆鉢側有彌勒佛、師子佛、明炎佛及十二部經名題記。
|
相關詞條:響堂石窟, 北響堂石窟第4窟龕像, 北響堂石窟第4窟, 北響堂石窟第9窟神王像, 北響堂石窟第9窟, 唐邕, 唐邕寫經碑 唐邕, 北響堂石窟第9窟柱礎獸, 靈泉寺道憑法師燒身塔, 北響堂石窟第3窟, 北響堂石窟第9窟佛坐像, 北響堂石窟第9窟塔形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