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五 卷 別:雕塑
頁 碼:10/1_292
半月山大佛
半月山大佛
唐(618~907)至宋代(960~1279)

高22.24公尺
四川資陽
 

半月山大佛
ban yue shan da fo

又稱資陽大佛。位於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碑記鎮。此像為倚坐彌勒佛,因雕鑿於形似下弦月的半月山而得名,現為四川省第三大坐佛。刻鑿年代一說為唐貞觀十七年(643),一說於唐貞元九年(793)。大佛歷時一百五十餘年,初具形態,南宋紹興元年(1131),川南居士梅修率領石刻大師周義等雕鑿其眉目,始告竣工。大佛經百年風霜,身軀部分已風化剝蝕,又遭後人開採砂石的破壞,原明代(1368~1644)修建的大佛寺亦於一九七○年代遭拆除。一九八一年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佛雙目垂視,面相豐潤,雙耳垂肩,倚坐於梯形敞口平頂石龕中,雙手置於膝上,上半身遮護於龕內,膝部以下露出龕外。龕內外壁仍留存唐(618~907)至宋代(960~1279)等紀年榜題。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