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立像 八至九世紀 青銅 通高16公分 臺灣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 |
|
|
佛立像
fo li xiang
印尼中爪哇時期(約7~13世紀)金銅作品。蓮台與造像為分開鑄造後接合,頭光部分以圓管圍成一空心圓,也是分鑄後接合,是該時期常見的鑄造風格。 佛五官集中,雙目垂視,莊嚴中帶著一份靜謐。呈立姿,兩手均以拇指與食指捻合,作論辯印。身著袒右僧衣,衣薄貼體,左手下側似隨風揚起的衣緣與足部透出的下層裙緣,為站立的姿態添加動感。身軀圓渾結實,肩、胸、腹與四肢的刻劃十分流暢,不論是對身體結構的掌握、肌理的塑刻或是衣服的樣式與質感,均充分展現印度笈多王朝(約320~550)造像風格的影響。然而佛頭方中帶圓,髮際線在額上略作轉折,頭頂肉髻作不規則圓尖形具動態感,都是印尼中爪哇當地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