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興寺遺址一佛二菩薩像 東魏(534~550) 石灰岩 通高310公分 山東省青州市龍興寺遺址出土 山東 青州市博物館藏 |
|
|
龍興寺遺址菩薩立像 北魏(386~534)至東魏(534~550) 石灰岩 通高70公分 |
|
|
龍興寺遺址菩薩立像 東魏(534~550) 石灰岩 通高200公分 |
|
|
龍興寺遺址菩薩立像(局部) 北魏(386~534)至東魏(534~550) 石灰岩 高113公分 |
|
|
龍興寺遺址佛立像 北齊(550~577) 石灰岩 高139公分 |
|
|
龍興寺遺址羅漢像 北宋(960~1127) 石灰岩 高36.5公分 |
|
|
龍興寺遺址佛頭像 北魏(386~534)至東魏(534~550) 石灰岩 高26.5公分 |
|
|
龍興寺遺址佛頭像 北齊(550~577) 石灰岩 高27.2公分 |
|
|
龍興寺遺址造像
long xing si yi zhi zao xiang
山東省青州市龍興寺遺址出土。一九九六年十月在龍興寺遺址發掘出大型佛教造像窖藏。窖藏東西長8.7公尺,南北寬6.8公尺,坑底距地表深3.45公尺。窖藏四壁垂直,底部整修平整。坑內造像放置有一定規律,以上、中、下三排為主,大部分東西向排列;較完整的身軀放在中間,完整的頭像沿坑壁放置。 造像約計有佛頭像一百四十四件,菩薩頭像四十六件,帶頭殘身像三十六件,其他頭像十件,造像殘軀兩百餘件和大量被毀的造像碎塊。部分造像有明確紀年,最早的是北魏永安二年(529)的韓小華造彌勒佛三尊像,最晚的是北宋天聖四年(1026)造像題記。造像年代從北魏(386~534)至北宋(960~1127),跨越時間長達五百餘年,其中尤以北魏及北齊(550~577)時期的數量最多、形體最大。造像質地主要為石灰岩、白石和花崗岩,少數為陶、鐵、泥和木質。 造像題材主要為佛及菩薩,亦有少量的羅漢、供養人和天王等。形制有背屏式、造像碑及單體圓雕,而以單體圓雕數量最多。其中背屏式造像最具特色,高者達310公分,小的僅約50公分。背屏前的中心部位為組雕主像,上部有飛天、化佛或寶塔,其間繪火焰紋,組雕下部佛蓮座兩側雕有飛龍,口吐蓮莖、蓮葉、蓮花,組合生動自然。 北魏佛像一般體型清瘦,褒衣博帶式袈裟厚重。北魏末年至東魏時期(534~550)的佛像依然是褒衣博帶,但較輕薄貼體,體型漸豐滿。北齊佛像袈裟以袒右式與通肩式為主,輕薄貼體,衣紋或以單陰線疏簡刻出,或採用凸棱方式疏密有致,或不刻衣紋,具印度笈多王朝(約320~550)樣式,且鮮明的呈現出北齊藝術家的創新風格,為中印風格兼容之造像特色,同時對北齊曹家樣提供了實物依據。北魏至東魏的菩薩造像服飾較為樸素,北齊則非常繁麗,瓔珞飾帶華美。 造像大部分保留彩繪和貼金。貼金主要為佛像皮膚裸露部分。另外,菩薩像、供養人像、飛天、火焰紋、龍體蓮花等也有飾件貼金。彩繪的顏料有朱砂、寶藍、赭石、孔雀綠和黑白顏料等。北齊還出現佛袈裟上繪有人物圖像,據圖像內容應為盧舍那佛法界人中像。 此批龍興寺遺址窖藏出土的造像,特別是北朝晚期的造像,數量多、雕刻裝飾精美、藝術水準高、佛像種類齊全、貼金彩繪保存完好、年代跨度長,是「青州風格」佛像藝術的代表作,為一九九六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更被評為二十世紀百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