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藥師佛及脇侍像 朝鮮明宗十六年(1561) 絹本金泥設色 高87.2公分 寬59公分 日本京都左京 圓通寺藏 |
|
|
藥師佛及脇侍像
yao shi fo ji xie shi xiang
據畫面下方中央題記記載,繪製於「嘉靖四十年(1561)」,即朝鮮明宗十六年,由文定王后發願,為祈願其子明宗(1546~1567在位)之長壽和國家太平而繪製,奉納於宮中安金殿。明宗時期實施崇儒排佛政策,此作品是了解王后崇佛的特殊背景,為當時宮廷佛畫樣式的珍貴作品。 作品以金泥線描繪於紫色的絹布上,中央以藥師佛為中心,周圍為八大菩薩和十二神將。藥師佛頂飾寶珠,左手持藥鉢,右手上舉,手指微屈。座前兩側分別侍立日光、月光菩薩,菩薩寶冠上描繪三足金烏和搗臼的玉兔,二菩薩均雙手合十,態度虔敬。八大菩薩和十二神將分別配置於佛兩側,左右對稱,除二尊神將手握劍外,其餘皆雙手合十,臉形方闊,雙目圓睜,披掛鎧甲,形象勇猛剛毅。與菩薩靜謐的神情形成鮮明的對比。 諸尊像的肌膚塗以金泥,眼、口敷彩,整體以金泥描繪,畫風獨特,被視為高麗(918~1392)末期畫風之遺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