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 平安時代(794~1185) 絹本設色 高138.2公分 寬69.1公分 日本東京台東 東京國立博物館保管 |
|
|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
qian shou qian yan guan yin pu sa xiang
此圖為日本現存年代最早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畫像,依據中國唐代(618~907)不空所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繪製於十二世紀。一九五五年指定為日本國寶。 畫面中央為主尊十一面四十二臂的千手觀音菩薩,立於蓮台上,下為須彌座,面如童顏,豐滿圓潤。除四十二隻大手臂外,其間繪有無數小手,每隻手有一眼。圖右下方為腳踏鹿皮的婆藪仙,手持經卷;左下方是立於毛氈上的功德天,即吉祥天,左手托盛花的琉璃鉢,隨侍觀音兩旁,與主尊呈三尊形式,構圖平穩。功德天乃觀音菩薩的化身,婆藪仙則是住於補陀洛迦山山麓,為觀音之侍者。 菩薩身軀施加朱紅暈染,衣服以巧緻的碎金紋樣表現,背光則以碎金箔和暈染漸層彩色圖案裝飾,產生柔和優雅的效果,為平安時代(794~1185)院政期佛畫的特徵。顏料內多加入胡粉、白堊等,以提高亮度,有別於十二世紀上半葉的色調;尤其是婆藪仙的身形和翻轉的衣褶,使用粗細不一的筆觸線描,這些特徵明顯受到中國宋畫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