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頭塔石佛群釋迦七尊像 奈良神護景雲年間(767~770) 花崗岩 日本奈良 |
|
 |
頭塔石佛群 |
|
|
頭塔石佛群造像
tou ta shi fo qun zao xiang
位於日本奈良市高畑町,東大寺正南方。據奈良時代(710~794)後期的《東大寺要錄》記載,東大寺僧實忠受良弁之命建造土砌佛塔,一般認為此土砌佛塔即為該頭塔。其頭塔之名,有說是僧玄昉之首塚而來。 經挖掘調查後約略可見其全貌,此頭塔於方形塔基上構築七層階梯狀之土壇,呈四角錐形。塔基邊長32公尺,往上漸層收分,第一層邊長21公尺,第七層邊長6公尺,高度8公尺,塔頂深2公尺處置有礎石,豎立心柱,頗具規模。第一、三、五、七層四面各置十一座,共計四十四座石佛,以低浮雕或線刻表現。目前已復原的部分石佛,於龕上加設屋檐作為保護。造像題材有彌勒菩薩、釋迦牟尼佛、多寶佛、涅槃圖、釋迦八相、淨土變相等,被視為日本石佛中年代最早之實例。頭塔現為日本「國史跡」;石佛現為日本重要文化財。 石佛可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大型石佛刻佛三尊,上方雕飾寶相花華蓋,下方配置供養菩薩;中型石佛以樓閣為背屏,配置佛三尊、菩薩及比丘;小型石佛則為佛像一尊及小佛。諸像皆留有彩色痕跡。 圖中釋迦七尊像以重檐樓閣、檐角垂吊風鐸,表現淨土之莊嚴。主尊為佛坐像,右手施無畏印,左手結與願印。左右為脇侍菩薩坐像,身後兩側配置二比丘,菩薩坐像兩邊側為合掌的小菩薩坐像。每尊像均面相豐滿,身軀豐圓,具奈良時代的造像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