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17/1_90 
          
            
              
                
                    
                        | 
                     
                    
                      
			王安石楞嚴經旨要跋 元代(1271~1368) 王蒙(1308~1385) 楷書 紙本墨跡 上海黃浦 上海博物館藏 						 | 
                     
                    
                      |   | 
                     
                    | 
                王安石楞嚴經旨要跋 王蒙 
                   wang an shi leng yan jing zhi yao ba   wang meng
                  
			此卷王蒙跋書於王安石《楞嚴經旨要》後,乃說明自身對於王安石墨跡的看法。凡五行,九十五字。王蒙以王安石所節錄抄寫者,正是《楞嚴經》最重要的一部分,進而推測王安石寫此經的用意。王安石所書之作並無題名,後世稱為《旨要》,或是據王蒙跋書而來。  王蒙為趙孟頫外孫,故其作字亦雅有家風,端莊潤秀的氣質亦可從此卷尋得。另外,此卷用筆翻折的細節較多,多見典麗,應是王蒙致力書學後的力作,而非晚期所書。  王蒙字叔明,一作叔銘,號香光居士,又號黃鶴山樵或黃鶴樵者。元代(1271~1368)畫家。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善詩文、書法,工人物,尤擅山水。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元四家。  參考釋文:  觀世音菩薩發妙耳門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與眼鼻  口舌身意日劫相倍此一節楞嚴經之法髓也荊王暮年  深悟佛理故特於是經提出而親書之所以深警禪  學之士豈復有心較世間之榮辱是非及字畫之工  拙也哉後學王蒙歎慨而敬書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