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艾石窟券頂右側千佛圖 壁畫 新疆庫車 |
|
 |
阿艾石窟外景 |
|
 |
阿艾石窟右壁佛菩薩像 約八世紀 壁畫 |
|
 |
阿艾石窟 |
|
|
阿艾石窟
a ai shi ku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城北面、阿格鄉克孜利亞大峽谷的西崖,為一個單體石窟(現知僅有一洞窟),鑿於距離地面30餘公尺的峭壁上。約開鑿於八世紀,從在石窟東面不遠處的唐代(618~907)屯田和冶煉遺址,以及窟內題記推測,該窟為唐代居住於龜茲(今新疆庫車一帶)的士卒所鑿。二○○六年歸入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蘇巴什佛寺遺址。 石窟平面呈長方形,縱券頂,寬3.4公尺,高約2.5公尺,進深4.6公尺。中央有方形佛壇,殘高0.45公尺。窟內壁畫脫落嚴重,正壁中央繪製觀無量壽經變,右壁由內側往窟口方向依序為藥師琉璃光佛、盧舍那佛、文殊菩薩、藥師琉璃光佛、坐佛,在佛和菩薩旁有豎行墨書漢文榜題,如「清信佛弟子寇廷俊敬造盧舍那佛」、「文殊師利菩薩似光□為合家大小敬造」等。左壁殘存一坐佛和三菩薩像。券頂右側券面殘留有排列整齊的千佛像,均著袈裟,結跏趺坐於蓮座上。千佛旁可見榜題,如「妻白二娘造七佛一心供養」、「申令光敬造十方佛一心供養」等。保存下來的漢文榜題及題記多達二十三處,是龜茲石窟中現存漢文榜題最多的洞窟。 阿艾石窟與庫木吐喇石窟中的唐代漢風洞窟相似,壁畫題材以漢地大乘佛教中的觀無量壽經變、藥師佛、盧舍那佛、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等為主要的表現內容,是一處典型的漢風洞窟,較完整地反映了盛唐(712~756)佛教文化,在古西域的眾多石窟中是少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