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殊菩薩像 七至八世紀 石 高74公分 印度比哈爾邦那爛陀寺遺址出土 印度比哈爾邦 那爛陀考古博物館藏 |
|
|
文殊菩薩像
wen shu pu sa xiang
印度比哈爾邦(Bihar)那爛陀寺遺址(Nalanda)出土。後笈多王朝(約550~650)至波羅王朝(Pala,約8~12世紀)文殊菩薩造像廣為流行,此像屬於較早的作品之一。當時那爛陀地區之造像一般身形修長,但亦有少數體態豐腴並充滿量感的作品,此像即為其一。 菩薩挑眉大眼,鼻寬唇厚。梳三條粗大長垂的髮束,髮型獨特。佩戴大型耳璫和飾有獸牙的項圈,顯示印度教童子神的圖像特徵。腰布長度及膝,襞褶呈橫向的規整弧線,刻劃清晰,反映出伽耶地區(Gaya)的造像特色。右手下垂作與願印,左手舉於胸側持握從地長出之長莖睡蓮,立於蓮台上。蓮莖下方結節枝葉茂盛,並長出蓮蕾,形態獨特。在印度的佛教造像中,持睡蓮為文殊菩薩的象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