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 卷 別:附錄
頁 碼:18/1_371
金銀器
金銀器
 
花絲鑲嵌
花絲鑲嵌
 
累絲
累絲
 
鑲嵌
鑲嵌
 
銀入絲
銀入絲
 
鏨花
鏨花
 
錘鍱
錘鍱
 
鎏金
鎏金
 
包金
包金
 

工藝技法─金屬工藝

(二)金屬工藝
 泛指以金屬為材料所製作的各種工藝品及其製作技術。諸如將金屬液體燒鑄成型的澆鑄法,錘打成型的鍛造法,焊接、冷接成型的組合工藝法,以及用於細節加工的鑽孔、切片等。舉凡常見的金絲鑲嵌、掐絲、錘鍱、鏨花及鎏金等,均可統稱之為金屬工藝。
 1. 金銀器
 係指黃金、白銀和合金加工而成的器物,搭配花絲鑲嵌、錘鍱、累絲……等工藝技法而成。
 2. 花絲鑲嵌
 又稱細金工藝。結合花絲和鑲嵌工藝製成。花絲是將金、銀或銅料製成絲線,將絲線以堆、疊、掐、填、攢、焊、編、織等技法成型,再將珍珠或寶石鑲嵌於金絲成品。
 3. 累絲
 又稱花作、累金。金、銀拉成細如毫髮的絲線,運用單絲、雙絲及多絲等編製成辮股,後將之盤曲、累積成各式圖案,再焊接於器物上。為金屬工藝中最精巧的工藝技術。
 4. 鑲嵌
 將金屬和礦石結合的工藝技法。以一物嵌在另一物內,作為裝飾,謂之鑲嵌。常見將金、銀或銅等金屬薄片,錘打成型,再置入各式寶石所製成的工藝品。
 5. 銀入絲
 在青銅、鐵或銅等金屬器皿上,置銀絲於其上產生紋路的細工技法。一般多用於鐵製容器上,強調紋路的表現。
 6. 鏨花
 傳統的金屬細工技法。運用尺寸、形式不一的鏨具,在金屬表面上錘鑿出各種不同的圖紋,產生豐富的層次變化。鏨花紋飾包括清花、陽花、沙地、陰花、平面花和半立體花等各種形式。
 7. 錘鍱
 中國古老的工藝技法,始於晉代(265~420)。此法需先打造出物品的模型,再將薄的金、銀或銅片披於其上,錘打出紋樣或圖像, 再以鏨花工法加強細部紋理。
 8. 鎏金
 古代金屬工藝裝飾技法。又稱火鍍金。金和水銀融合成金汞齊,塗在器表面,加熱使水銀揮發,獨留附著在表面的金。此工法早見於中國春秋(約770~476 BCE)、戰國(約476~221 BCE)時期,漢代稱之為金塗或黃塗。
 9. 包金
 運用金片本身的延展性,將金箔整面壓貼、包覆在金屬器物的表面,不使用黏著劑黏合,達到裝飾及保護的效果。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