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六 卷 別:雕塑
頁 碼:13/4_1263
難陀出家因緣圖
難陀出家因緣圖
三世紀下半葉
石灰岩
高26公分
印度安得拉邦龍樹丘遺址出土
印度安得拉邦 龍樹丘考古博物館藏
 
難陀出家因緣圖之難陀剃髮出家
難陀出家因緣圖之難陀剃髮出家
 
難陀出家因緣圖之佛陀帶難陀前往天界
難陀出家因緣圖之佛陀帶難陀前往天界
 

龍樹丘遺址難陀出家因緣圖
long shu qiu yi zhi nan tuo chu jia yin yuan tu

印度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龍樹丘遺址(Nagarjunakonda)出土。原為第三塔石柱台的裝飾浮雕,為伊修瓦克王朝(Iksvaku,3~4世紀)盛期的作品。
 該圖由右向左以四個畫面表現了難陀出家的故事,間以石柱隔開,柱間配有姿態各異的密特那(Mithuna)像。圖右端第一個場面破損嚴重,可見佛陀在迦毗羅衛城與難陀相遇。第二個場面為難陀剃髮出家。第三個場面刻劃佛陀帶著無法忘記妻子的難陀前往天界,使難陀徹悟自己的妻子無法與天界的天女相比,從此徹底斷念。第四個場面表現難陀再次回到故鄉迦毗羅衛城,專心修行。圖左端樹下的藥叉女,左腳屈舉,右足踏摩竭魚,體態婀娜。
 此作品人物的立體感較為扁平,表情木訥沒有太多變化,雕刻的線條也略顯呆滯。難陀出家因緣的故事題材相當普遍,如早期阿瑪拉瓦提大塔(Amaravati Stupa)浮雕、格利遺址(Goli)的嵌板浮雕,以及阿旃陀石窟第16窟前壁的壁畫,都可看到其蹤跡。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龍樹丘遺址, 阿瑪拉瓦提大塔遺址, 阿旃陀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