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八 卷 別:雕塑
頁 碼:11/2_682
●(犬+白)坂寺遺址磨崖造像
●(犬+白)坂寺遺址磨崖造像
平安時代(794~1185)
花崗岩
彌勒高約300公分
日本滋賀栗東
 

●(犬+白)坂寺遺址磨崖造像
bo ban si yi zhi mo ya zao xiang

位於日本滋賀縣栗東市金勝山●(犬+白)坂寺遺址南方之北面,高、寬各約6公尺的花崗岩上。約雕造於九世紀。
 主尊彌勒菩薩像交腳坐於束腰須彌座上,雙手舉至胸前,結轉法輪印,面相方圓,大耳垂肩,短頸,體軀豐盈,身披袒右袈裟,懸裳垂於座前。彌勒上方浮雕有二組三尊像,或坐、或立於蓮花台座上,左右邊側為菩薩立像。
 主尊兩側脇侍菩薩各高約230公分,頭戴冠,面相與主尊相仿。腰身稍扭,內側隻手當胸,外側隻手垂下,帔帛繞於腹前呈「U」形,再懸掛於手腕飄至體側,褶紋細密流暢。皆腳跟併攏,跣足立於仰覆蓮台上。
 彌勒三尊像均以半浮雕的技法表現其立體感,衣紋以大襞褶與小襞褶相互交替,斷面似波浪翻轉的造型,乃平安時代(794~1185)前期雕刻的表現形式之一。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