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比達寇拉石窟遠景 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 |
|
 |
比達寇拉石窟第4窟外景 |
|
|
比達寇拉石窟
bi da kou la shi ku
譯名為Pitalkhora Caves。位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市(Aurangabad, Maharashtra)西北約90公里偏僻的溪谷中。共計有十三座洞窟,溪谷北岸斜坡上為第1~9窟,南岸斜坡上為第10~13窟。約開鑿於西元前二世紀,延續至五世紀。 該石窟建築形制為支提窟(caitya)及毗訶羅窟(vihara)兩類。北岸洞窟僅第3窟為支提窟,其餘為毗訶羅窟。南岸洞窟則全為支提窟。石窟有豐富的浮雕,正面精緻的仿木構雕刻柱子及屋檐,逼真地模刻出同時代木構建築的風貌,然因岩質鬆脆,多已風化漫漶。 第3、4窟規模較大,窟內發現有功德主題記碑刻,得知洞窟雕刻的年代約在西元前二世紀。第3窟由三十七根八角列柱隔出大廳和側廊,窟頂和廊壁有彩繪,列柱上畫有佛立像,並曾出土水晶舍利容器。 第4窟為規模最大的毗訶羅窟,窟外採用高壇基設計,窟門內鑿拱券頂階梯,需攀上階梯方可進入窟內。壇基正面雕有一排大小與實體相仿的大象,每隻象皆雕有象鞍及象伕,部分已風化殘損。象群右側之窟門框上雕蓮花及忍冬紋,左右有高浮雕守門神,身軀偉岸,雙足略向外分,顯示威武雄姿;其上均雕有象、大鵬金翅鳥等圖像。在其中一塊脫落的石塊上可見悉達多太子踰城出家浮雕,此乃比達寇拉石窟現存唯一以佛傳為題材的作品。在殘存的雕塑中,可見象背鞍座鈴鐺、守門神衣飾、壇基雕飾等,皆精巧華麗,為古代印度佛教藝術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