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七 卷 別:繪畫
頁 碼:15/2_446
赤松德贊像
赤松德贊像
清代(1644~1911)
棉布設色
高77.5公分 寬50公分
法國巴黎 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赤松德贊像
chi song de zan xiang

在西藏,贊普松贊干布(srong btsan sgam po,?~650在位)與赤松德贊(khri srong lde btsan,755~797在位)以及熱巴巾(ral pa can),即赤祖德贊(khri gtsug lde btsan,815~841在位)合稱為西藏「祖孫三法王」。藏文史籍中,赤松德贊被視為文殊的化身,與寂護、蓮花生一起被尊稱為「師君三尊」。赤松德贊將佛教定為國教,並建立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具足的寺院桑耶寺(bsam yas gtsug lag khang)。 
 此唐卡主尊赤松德贊著王子裝束,其上方表現「師君三尊」的形象;下方左側神靈有翅膀,或為鵰王,但也可能是金剛手,右側或為姊妹護法。主尊周圍描繪其掌印和足印,此種以主尊的手足印作為裝飾的唐卡,流行於十七至十八世紀。
 作品具格魯派寺院繪畫風格,其深色背景、細部描金、服飾衣紋及帶有漢地特色的雲朵和花葉等,類似於布達拉宮(lha sa po ta la)於一六九二年至一七○五年間由攝政王第司桑結嘉措(sde srid sangs rgyas rgya mtsho)主持完成的紅宮壁畫。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桑耶寺, 布達拉宮, 第司桑結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