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集王字金剛經(局部) 唐太和六年(832) 行書 拓本 						 | 
                     
                    
                      |   | 
                     
                    | 
                集王字金剛經 
                   ji wang zi jin gang jing
                  
			全稱《唐玄序集王羲之書金剛經》,又稱《新集金剛經》。此集王書《金剛經》刻石之宋代(960~1279)拓本極為罕見,計五千餘字。僅存二種,一為上海博物館藏本,一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普遍流傳於中國,尤以禪宗六祖惠能因聽經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此後更受重視。宋代僧人考試,有《金剛經》一科,可見其弘通之盛。  此集王書《金剛經》拓本,在佛教中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能夠較多較好地保存王字的行書真貌,其結字遒美勁健,千變萬化,體勢自然,極有利於王書之研究。綜觀拓本,墨氣蒼潤,氣勢貫通,為佛書珍本。  王羲之字逸少,號澹齋。東晉(317~420)大書家。遍學名跡,開創妍美流便之體,書法名冠古今。  參考釋文:  新集金剛經序  弘農楊●(皐+頁)述  金剛經前後六譯各有異  同然貝葉皆自西來而五  天音韻非一傳授者所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