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六 卷 別:雕塑
頁 碼:10/1_371
伎樂天
伎樂天
統一新羅時期(668~935)
金銅
高11.8公分
傳韓國慶尚北道盈德郡有金寺出土
韓國首爾 國立中央博物館藏
 

伎樂天
ji yue tian

傳韓國慶尚北道盈德郡有金寺出土。該像坐於雲形台座,作吹笛狀,手上笛子現已失。頭綰圓形髮髻,戴花寶冠。稚氣的臉,嘴巴使力吹笛子的模樣和雙手姿勢,生動有趣。絡腋從肩膀至腰斜披,於兩邊腋下像翅膀一樣往上聳立,可知此為飛天像。雙腳上塑造單薄裳衣皺褶,皺褶於台座下顯得圓滑流暢,具有律動感。雲形台座線條簡潔粗大,表現出立體和生動感。此種吹奏笛子的伎樂天,同見於感恩寺遺址西三層石塔舍利器、實相寺梵鐘等。
 此伎樂天不論吹奏笛子的姿勢或以簡約的衣紋顯現身體曲線等,寫實的作風與石窟庵龕室內菩薩像相似,為八世紀的傑作之一。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金銅舍利具, 石窟庵, 感恩寺遺址三層石塔, 實相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