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6/2_530
 |
克孜爾石窟第163窟主室券頂左側 約六至七世紀 壁畫 新疆拜城 |
|
 |
克孜爾石窟第163窟後甬道 |
|
 |
克孜爾石窟第163窟主室右壁因緣佛傳圖(局部) |
|
|
克孜爾石窟第163窟
ke zi er shi ku di 163 ku
位於谷東區。約開鑿於六世紀。中心柱窟,前有廊檐,西通第162窟。由前室、主室和後甬道組成。前室大部分塌毀,殘存正壁和左壁,正壁中部開門道通向主室。主室平面呈方形,寬3.85公尺,高3.6公尺,進深4.25公尺,縱券頂。正壁左右兩側開甬道,與後甬道相通,形成中心柱,後甬道為橫券頂。 主室正壁僅鑿一淺龕,上方排列圓弧形鑿孔,龕外兩側各繪一身飛天。左右兩壁上部保存一排方形鑿孔,下繪因緣佛傳圖,每壁二欄八鋪。主室前壁門兩側各開一龕,壁畫已無存,上方半圓形壁面僅存一身坐佛。券頂中脊畫天象圖,有二處壁畫被揭取,尚殘存持鉢立佛、風神、日天。兩側券面各繪四列菱格因緣和一列半菱格本生故事,現存故事有轉輪王燃燈供養、降伏醉象、賢面受毒蛇身、摩那祇女謗佛、淨居天洗佛、婆羅門傾食著火、盲龜浮木、眾魔怖佛、貧人以布供養、三水器喻、汪水中蟲、蛤聞法生天、佛度惡牛、鼓聲因緣、幡供養、舍利摩提施塔、花天供養、華蓋供養、無惱指鬘、獅王捨身不失信、兔王焚身施仙人、菩薩行慈不怖眾生及鹿王救兔。 左、右甬道外側壁繪立佛,立佛間繪脇侍菩薩和婆羅門像;左甬道內側壁繪八王爭舍利,右甬道內側壁兩列夜叉捧塔像。後甬道後壁繪佛涅槃,佛頭下方繪須跋陀羅,腳下方繪迦葉,上方繪樹神。右端壁繪佛度善愛乾闥婆王因緣圖。左端壁繪一身比丘。前壁繪焚棺。券頂繪二身飛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