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二 卷 別:建築
頁 碼:3/3_962
普拉奧桑其都寺小殿
普拉奧桑其都寺小殿
印尼中爪哇普蘭巴南
 

普拉奧桑其都寺
pu la ao sang qi du si

譯名為Candi Plaosan Kidul。位於印尼中爪哇省普蘭巴南縣(Prambanan, Central Java)普拉奧桑寺遺址(Candi Plaosan)。普拉奧桑寺約建於九世紀中期,一說是馬塔蘭王朝(Mataram,732~929)信奉印度教的君主拉凱比卡丹(Rakai Pikatan,864~879/822在位)為信奉佛教的王后而建,一說為比卡丹的王后所建。普拉奧桑寺主要分為北、中、南三大院區,爪哇語「其都」意即南,「勒」意即北,故當地人稱北、中二院為普拉奧桑勒寺(Candi Plaosan Lor),南院為普拉奧桑其都寺,兩寺之間僅以一廣場相隔。
 該寺建築形制與普拉奧桑寺北院區的建築群類似,入口朝西,外築圍牆,內有中庭,中央建一方形平台。中庭周圍有十六座小殿和四十五座小佛塔環繞。小殿分布在中庭西面中央步道兩側,四座一組,前後兩排,據說曾出土數尊阿彌陀佛雕像;小佛塔則置於其餘三面,排成前後三列。
 其中一座保存較好的小殿,安山岩構築,正面朝西。單層基座上為矩形殿身,前面探出門廊,門柱有植物紋樣浮雕,門楣上雕迦梨龍王頭像。殿頂平台中間築一石塔,四邊環繞數座小石塔,形似塔群。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