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八 卷 別:繪畫
頁 碼:15/2_482
東文殊寺六道輪迴圖
東文殊寺六道輪迴圖
清代(1644~1911)
壁畫
山西繁峙
 
東文殊寺瑜伽焰口法會圖
東文殊寺瑜伽焰口法會圖
 
東文殊寺功曹使者像
東文殊寺功曹使者像
 
東文殊寺三司判官像
東文殊寺三司判官像
 

東文殊寺水陸畫
dong wen shu si shui lu hua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東文殊寺大雄寶殿。水陸畫分上、下兩堂,上堂內容為諸佛、菩薩、聲聞、緣覺、明王、金剛及護法諸天等;下堂有六道眾生。
 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又有水陸道場之稱。始於梁武帝(502~549在位)夜夢神僧教設水陸齋,而後有水陸法會儀軌。《事物紀原》卷八記載,水陸齋於梁天監七年(508)修設於金山;然《佛祖統紀》卷三十三記載修設年代為天監四年(505)。
 該寺現僅存大雄寶殿,水陸畫繪於殿內東西兩壁,以連環畫方式鋪陳,用雲紋將畫面分隔成小方格,每格內畫一組人物。每組人物前有裝扮樸素的侍女舉紅色幡竿,幡旗上墨書畫作名稱。其中南牆門邊與窗下繪捷疾使者、心佛、水陸道場圖。此內容一般僅見於卷軸水陸畫,寺院壁畫尚屬首例。
 六道輪迴圖畫面下部紅色圓輪內書一「心」字,其側有身著官袍、手執名冊的判官端坐椅上,另一側是袒上身、下披紅裙的鬼卒,鬼卒右側的小門內是正等待宣判的人群。從「心」字幻出六道眾生,以示六道輪迴。六道指眾生依業而往的世界,分為天、人、阿修羅三善道,及地獄、餓鬼、畜牲三惡道。此圖以簡潔樸實的方式表達民間對六道輪迴的理解。
 瑜伽焰口法會圖主要根據《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施食餓鬼的情形描繪。此經載,餓鬼焰口「形形贏瘦,枯燋極醜,口中火然,咽如針鋒」;圖中判官坐在高几案後,畫面上方形色枯槁、面貌醜惡、口噴火焰的餓鬼名焰口。餓鬼頭頂有披紅色袈裟、結跏趺坐的坐佛像。餓鬼兩側的幡竿上掛有書寫文字的幡旗。
 畫中人物以線描勾勒,再平塗填色,色彩淡雅。既有身著官袍的官員,亦有穿著簡樸的民間婦女及獸頭人身的神怪。壁畫帶有明顯的民間繪畫風格。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