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二十五 卷 別:雕塑
頁 碼:13/4_1459
觀音菩薩像
觀音菩薩像
晚唐(846~907)
金銅
高19.7公分
臺灣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
 

觀音菩薩像
guan yin pu sa xiang

菩薩頭戴化佛高冠,冠帶打結凸出,大角度轉折後下垂。臉圓,五官分布平均,嘴形平直。帔帛垂於腿後,繞在手臂刻意形成扁扁一環,再垂落身側。正面線條複雜而重疊,上身斜披厚重的絡腋,硬挺挺地貼著。下身長裙至少重疊四層,身前的瓔珞有聯珠式及繩編式,壓在繁複的裙上,腰繫大蝴蝶結,生硬的質感,誇張的造型,加上繁瑣的細節,形成一種粗糙的厚重感,是晚唐(846~907)造像常見的風格。
 菩薩右手持物已失,左手持淨瓶,雙足直立,身體的中心線呈「ㄑ」形,站姿誇張。背面有兩處插榫,背面中央開一方孔。該像鎏金磨損。其冠飾由兩對卷草紋組成,是晚唐常見樣式,宋代(960~1279)和遼代(907~1125)仍延續此種款式。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