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王送子圖(局部) 卷
 宋代(960~1279)
 (傳)吳道子(約685~758)
 紙本水墨
 高35.5公分 長338.1公分
 日本大阪天王寺區 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  
                      |  |  
                      |  |  
                      | 天王送子圖(局部) 
 |  
                      |  |  
                      |  |  
                      | 天王送子圖(局部) 
 |  
                      |  |  
                      |  |  
                      | 天王送子圖(局部) 
 |  
                      |  |  | 天王送子圖 (傳)吳道子又稱釋迦降生圖。無款印,傳吳道子繪,宋代(960~1279)摹本,以長卷形式描寫釋迦降生後,其父親淨飯王抱著他去拜謁天神的情景。圖上有南宋高宗(1127~1162在位)乾卦紹興小璽,賈似道封字長印。卷後有五代十國南唐(937~975)曹仲元、北宋(960~1127)李公麟等人跋及李公麟書《太子瑞應本起經》部分經文。吳道子為唐代(618~907)畫家,善畫佛道人物,畫史推崇其「落筆雄勁」、「敷彩簡淡」;其線描粗細變化,圓轉勁利,後人稱之為蓴菜描,衣紋勾繪流暢飄灑,世稱「吳帶當風」。對後來宗教人物畫有極大的影響。tian wang song zi tu   (chuan) wu dao zi
此卷前段畫騎獸奔馳送信之天神,雍容端坐的天王及隨侍天女;後段畫淨飯王抱著初生的釋迦,摩耶夫人緊跟在後,前方諸神張惶跪拜。畫中人物已本土化,如淨飯王和摩耶夫人完全是漢族帝后模樣。畫為白描,粗細頓挫,流暢飄舉。畫中天神的形象,令人窺見《歷代名畫記》形容吳畫天王「虯鬚雲鬢,數尺飛動,毛根出肉,力健有餘」的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