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傳圖 二至三世紀 片岩 高86公分 寬37公分 巴基斯坦開伯爾巴圖克瓦省卡拉瑪出土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 拉合爾博物館藏 |
|
|
佛傳圖
fo zhuan tu
巴基斯坦開伯爾巴圖克瓦省卡拉瑪(Karamar, Khyber Pakhtunkhwa)出土。浮雕分為五層,每層上緣刻椽枋建築結構,有檐椽和帶三角紋的額枋,兩邊皆為印度希臘科林斯式(Indo-Corinthian)柱,柱身飾展翅童子。 各層刻因緣故事。上起第一層浮雕的右半邊毀損嚴重,內容無法判定。圖中央人物帶頭光,身著袒右大衣,右手上舉似作說法狀,坐姿自在,兩旁各有一人相對而坐,有推測認為是兜率天上的彌勒菩薩說法。 第二層刻劃申日毒飯故事,典出《德護長者經》及《月光童子經》等。申日(又譯德護)為王舍城的長者,因受外道影響,一日供養佛陀時心懷惡念,設火坑於門內、下毒藥於食物中欲害之。佛陀至長者家中,現大神力,將火坑化成蓮池,並除盡毒物,長者見聞慚愧懺悔,皈依佛陀。畫面左邊為申日長者夫婦,在家門口迎接佛陀,佛陀、執金剛神及一位比丘弟子各踏蓮花前來,表示化蓮池的神變事蹟。 第三層表現佛陀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求度出家,事見《大愛道比丘尼經》,摩訶波闍波提夫人請求出家,佛不許,弟子阿難多次代為懇請,佛終聽許之。畫面中佛陀端坐於台座上,右手舉起,表示同意女眾出家的請求。佛右側比丘為阿難,左側持似水瓶者為摩訶波闍波提夫人。 第四層乃據《中部‧摩犍帝耶經》所作。內容為雲遊苦行的摩犍帝耶(Makandika),受佛陀的相貌端嚴及高尚人格感動,認為自己美麗的女兒阿鈕帕瑪(Anupama)只有佛陀能匹配,因此決定將女兒獻給佛陀,但立刻遭佛陀拒絕與呵斥。阿鈕帕瑪不甘受此屈辱,懷恨在心,但最終受到佛陀的教化而皈依,悟道證果。畫面佛陀左邊是摩犍帝耶夫婦及其女兒阿鈕帕瑪,右邊有二位戴著敷巾的人物和比丘弟子等。 底層畫面部分嚴重漫漶,無法辨識主題。中央台座上菩薩呈自在坐姿,其右方人物著中亞王侯服飾,後面有侍者提籃供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