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等院供養菩薩像 平安天喜元年(1053) 木 高72.1公分 日本京都宇治 						 | 
                     
                    
                      |   | 
                     
                    
                        | 
                     
                    
                      
			平等院供養菩薩像 高61.5公分 						 | 
                     
                    
                      |   | 
                     
                    
                        | 
                     
                    
                      
			平等院供養菩薩像 高87公分 						 | 
                     
                    
                      |   | 
                     
                    
                        | 
                     
                    
                      
			平等院供養菩薩像 高61.2公分 						 | 
                     
                    
                      |   | 
                     
                    
                        | 
                     
                    
                      
			平等院供養菩薩像 高62.1公分 						 | 
                     
                    
                      |   | 
                     
                    | 
                平等院供養菩薩像 
                   ping deng yuan gong yang pu sa xiang
                  
			位於日本京都府宇治市平等院凰鳳堂。環繞阿彌陀佛坐像之四周壁面,飾供養菩薩形二十五身,奏樂天人二十六身,共五十一尊,通高約40~80公分不等。由定朝工房藝匠分擔製作,有幾身特別卓越者是出自定朝或其子覺助和高徒長勢等人之手。此供養菩薩群像是日本現存最早的壁面裝飾菩薩像。一九五五年指定為日本國寶。  平安時代(794~1185)晚期又稱藤原時代(894~1185),由於天災人禍不斷,末法思想深植於貴族社會,淨土信仰因此而盛行,故造像題材多以西方淨土阿彌陀佛為主。平等院即藤原賴通為憧憬極樂世界所創建。  此五十一尊菩薩,以音樂和舞蹈莊嚴極樂淨土,其中奏樂天人手持有太鼓、搖鼓、磬、鉦鼓、橫笛、縱笛、笙、琵琶、琴、箜篌等樂器,或持蓮花、幡、華蓋等物。除舞蹈立姿外,亦有採盤坐、半跏趺坐、跪坐、豎膝,或合掌,或結印等各種姿態,富有變化。  菩薩皆頭戴寶冠,面龐豐腴,帶有一圈頭光,披帔帛,乘雲翱翔,帔帛和漩渦形雲紋向上揚起,有飄逸之感。為使禮拜者能清楚仰視,上半身採圓雕,下半身及雲座作低浮雕,平薄勻整,又不失其立體感。原有的色彩、漆繪、金箔等華麗裝飾,現已剝落,呈現素木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