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四 卷 別:石窟
頁 碼:5/1_203
巴格石窟外景
巴格石窟外景
印度中央邦印多爾
 
巴格石窟第4窟門廊頂部壁畫
巴格石窟第4窟門廊頂部壁畫
 
巴格石窟第4及5窟門壁壁畫(局部)
巴格石窟第4及5窟門壁壁畫(局部)
約五至六世紀
 
巴格石窟第4及5窟門廊
巴格石窟第4及5窟門廊
 

巴格石窟
ba ge shi ku

譯名為Bagh Caves。位於印度中央邦印多爾市(Indore, Madhya Pradesh)西南方文底耶山脈(Vindhya Range)南斜面,那巴達河(Narmada River)支流巴興尼河(Baghini River)之懸崖上,從東南向南延伸呈半圓形。約開鑿於五至六世紀,為大乘佛教石窟群,原有九窟,現僅殘存第2~6窟。由於岩質鬆脆,崩塌情況嚴重,近年來進行大規模修復工程。
 該石窟群鄰近阿旃陀石窟,構造亦有關聯。石窟格局僅有毗訶羅窟(vihara),不設支提窟(caitya),唯毗訶羅窟內置佛塔,兼具支提窟功能。重要洞窟為第2窟和第4窟,窟內主要有大廳,過廳及龕室,窟前設列柱門廊。
 第2窟大廳門外原有列柱門廊和前庭,前庭兩端鑿有像龕,門廊兩端則設方形室,門壁闢三門二窗。大廳以二十根方柱隔出迴廊,中央另立四根圓柱,列柱柱礎、柱身和柱頭皆刻有紋飾;正左右三壁鑿有十八間僧房,正壁中央鑿建過廳通向龕室。過廳入口豎立二根八角柱,兩側壁均有高逾真人的一佛二菩薩雕像,方形龕室門兩側各雕一身護法尊像,龕室內供奉佛塔。
 諸窟中以第4窟最大、裝飾最豐富,洞窟形制與第2窟大致相同,唯龕室與大廳之間不設過廳。其門廊與第5窟門廊相連,全長約68公尺,原有二十根八角列柱。門廊門壁和頂部原布滿彩繪,頂部飾花紋及廻紋。門壁分上、下層繪製敘事畫,其中有奏樂、舞蹈人像等。後因門廊和列柱坍塌,壁畫暴露於外而逐漸壞損。為了保護這些珍貴遺產,考古人員將大部分殘餘的壁畫切割保存;今門廊和列柱面貌係後來修復。門廊壁畫最初被發現時雖大多剝落,仍可看到筆致較阿旃陀壁畫更為鬆動的畫面,應為不同流派畫師所繪。根據學者推測,繪畫內容可能為佛本生或佛教譬喻故事。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阿旃陀石窟, 巴格石窟第4窟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