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三 卷 別:石窟
頁 碼:9/5_1664
榆林窟第16窟東壁北側勞度叉鬥聖變相
榆林窟第16窟東壁北側勞度叉鬥聖變相
五代(907~960)
壁畫
甘肅瓜州
 
榆林窟第16窟東壁南側勞度叉鬥聖變相
榆林窟第16窟東壁南側勞度叉鬥聖變相
 

榆林窟第16窟勞度叉鬥聖變相
yu lin ku di 16 ku lao du cha dou sheng bian xiang

位於主室東壁。勞度叉鬥聖變最早見於初唐(618~712),晚唐(846~907)時已形成規模宏大、構圖完整的巨幅經變,一般畫在窟室的後壁,五代(907~960)繼承晚唐傳統,以此為重要的壁畫題材。此壁畫主要描繪外道弟子勞度叉與佛弟子舍利弗鬥法的場面。勞度叉鬥聖變緣起於祇陀園故事。古印度舍衛國大臣須達以黃金鋪地,購得祇陀太子的園地,為佛陀建立精舍,請佛說法;六師外道依仗國王權勢反對,提出約佛鬥法,以勝負決定是否建立精舍。
 勞度叉能知幻術,先後化出樹、池水、山、龍、牛、夜叉鬼,均被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所化出的旋嵐風、六牙白象、金剛力士、金翅鳥、金毛獅子、毗沙門天王等擊敗,最後五體投地剃髮皈依佛門。
 畫面因襲晚唐畫本,作兩方對峙布局。東壁北側勞度叉的高台寶座搖晃欲倒,外道和其信眾都亂成一團;南側舍利弗一方卻安穩從容,包括那悠然撞擊金鐘的比丘,都描繪得生動傳神,表現了佛門弟子的莊嚴形象。其中富有戲劇性的是外道落髮的情節及六師弟子遭到旋風襲擊的驚恐與狼狽。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