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4/4_1408
|
雙林寺
shuang lin si
原名中都寺。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寺內各殿滿布塑像,有成組的圓雕、浮雕、壁塑以及各種裝飾性雕塑,共計二千零五十二尊,其中完好者一千五百六十六尊,數量之多,技藝之精,可謂集明代(1368~1644)彩塑之大成。據寺內現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姑姑之碑》記載,重修於北齊武平二年(571),後毀於兵燹。宋代(960~1279)營葺一新,並取「佛陀雙林入滅」之說改為現名。明代重建,清道光(1821~1850)、宣統(1909~1911)年間又曾予以修葺。今寺內建築、彩塑、壁畫等均為明代遺物。一九八八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坐北朝南,建於高3公尺餘的土砌台基上,四周圍以夯土高牆。南北長123.7公尺,東西寬120公尺,建築總面積3,711平方公尺。分東西兩部分,西部為寺院殿堂,有三進院落,中軸線上依序有天王殿、釋迦殿、大雄寶殿、佛母殿。前院兩廂為羅漢、地藏殿,釋迦殿兩側鐘鼓二樓對峙。中院寬闊,兩側有千佛殿和菩薩殿。第三進院落主殿為佛母殿,亦稱娘娘殿。東部原為經堂、禪院,現為小學校所用。 天王殿單檐懸山頂,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前後出廊,前廊檐下塑四大金剛。殿內主尊彌勒菩薩,左右脇侍帝釋天及大梵天;南壁門兩側供奉四天王,北壁及東、西壁供奉八大菩薩。釋迦殿單檐懸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外設廊廡。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左右脇侍文殊及普賢菩薩,四壁以連環壁塑形式表現釋迦牟尼佛本行故事;扇面牆背面塑一葉觀音。 大雄寶殿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前檐設廊,格扇櫺花雕工精細,殿頂琉璃剪邊,造型、釉色均屬明代佳作。殿內供奉三身佛,佛兩側有文殊、普賢菩薩及二脇侍。千佛殿主尊為水月觀音菩薩,左右脇侍藥叉、韋馱。菩薩殿主尊為二十六臂觀音,四周懸塑四百餘尊菩薩。羅漢殿正壁(西壁)主尊為觀音菩薩,東、南、北三壁十六羅漢列坐於木龕內。地藏殿主尊地藏菩薩,左右與南北兩壁有十殿閻王和判官。大雄寶殿、千佛殿、菩薩殿均存明代壁畫,另有宋碑、明鐘等。
|
相關詞條:雙林寺造像, 雙林寺四天王像, 雙林寺地藏菩薩及脇侍像, 雙林寺金剛像, 雙林寺帝釋天像, 雙林寺大梵天像 , 雙林寺釋迦牟尼佛坐像 , 雙林寺普賢菩薩像 , 雙林寺一葉觀音菩薩像, 雙林寺佛傳圖, 雙林寺水月觀音菩薩像, 雙林寺韋馱天像, 雙林寺觀音菩薩像, 雙林寺十六羅漢像, 雙林寺地獄十王及判官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