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蓮花手菩薩像 西夏(1032~1227) 布面設色 高76.5公分 寬25公分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黑水城出土 俄羅斯聖彼得堡 艾爾米塔什國家博物館藏 |
|
|
蓮花手菩薩像
lian hua shou pu sa xiang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黑水城出土。唐卡右側仍可見局部形似坐佛的靠背和著繪有金色串莖菊花錦布的右膝,故判斷此菩薩應位於原作的左側,即主尊的右脇侍菩薩。 菩薩上身為正面像,雙足轉向主尊,為黑水城出土的唐卡中,唯一以正面示人的脇侍菩薩。菩薩頭束高髻,戴化佛寶冠,面相豐圓,頭部比例較大,上身較為渾圓,膚色接近白色,但手心及足掌為紅色。左手拈長莖白蓮,右手垂下。佩戴項圈、耳環、手鐲、腳釧和臂釧,瓔珞及膝,透明的絡腋近乎水平地披覆胸前,下著透明長裙。身形呈「S」形,線條優雅流暢,十分典雅。 此圖發現時即有多處修補的痕跡,幾處以細布條貼補再上色,仍不失為黑水城出土的唐卡佳作之一。據推測應是十二世紀上半葉以前的作品。 黑水城,蒙古語Khara khoto,音譯為黑色都城。距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政府所在地達賴庫布鎮東南二十五公里處,現已成荒漠之地。十九世紀末葉,由俄國學者率領中、英、美諸國探險家發掘其遺蹟。該城城壁呈不等四邊形,木筋磚造,四邊皆有城門,城內建有多處寺院、佛塔等佛教遺蹟,並發現大量的遺物、古文書籍,書籍包括漢文、西夏文、西藏文及少數的回鶻、突厥、波斯等文字。另遺有佛教造像、繪像、幢畫、壁畫等,作品具有西藏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