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三 卷 別:繪畫
頁 碼:14/1_156
大日如來坐像
大日如來坐像
十二世紀下半葉
棉布設色
高111公分 寬73公分
美國俄亥俄州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大日如來坐像
da ri ru lai zuo xiang

此為西藏中部十二世紀下半葉之唐卡。主尊大日如來髮髻高聳,戴三層圓形印度式寶冠,上飾高僧坐像,十分稀有,推測可能為噶舉派帕木竹巴多吉傑布尊者(phag mo gru pa rdo rje rgyal po)。
 大日如來有弧狀上眼瞼,呈現印度波羅(Pala,約8~12世紀)式樣。結智拳印,手指間握持小巧的金剛杵,表示其所屬之界部。結跏趺坐,手掌和腳掌皆施紅色,具裝飾效果。佩大耳璫,戴臂釧、手環,胸飾瓔珞,顯得尊貴莊嚴。仰覆蓮座花瓣碩大,色彩繁多。
 圖中兩側脇侍菩薩身材修長,腰繫薄裙,體態優雅,保有波羅王朝孟加拉地區之風格。其上方左右各有一對膚色不一的供養菩薩,蹲跪面向主尊。
 畫面上排六尊坐像為噶舉派的傳承上師,由左至右分別是金剛總持、帝洛巴、那洛巴、瑪爾巴卻吉洛追(mar pa chos kyi blo gros)、密勒日巴(mi la ras pa)及岡波巴(sgam po pa)。
 主尊蓮座下方七尊像由左至右分別是金剛手、金剛亥母、四臂大黑天、十一面觀音菩薩、四臂馬頭明王、金剛薩埵及誓願護法。
 整體構圖表現大型唐卡的莊嚴崇高,柔和暗沉的底色突顯人物的明亮色彩,線條細緻,裝飾謹嚴而不失優美。
 西藏唐卡為藏族特有的藝術作品,種類及材質多樣,分為繪畫、刺繡、貼花、織錦及緙絲。七世紀中葉,吐蕃國王松贊干布(srong btsan sgam po,?~650在位)時期佛教興盛,唐卡易於收藏、懸掛,且可隨意作畫的特點,應運而生。
博物館資料:網址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