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六 卷 別:雕塑
頁 碼:13/4_1241
醍醐寺藥師佛及脇侍像
醍醐寺藥師佛及脇侍像
平安時代(794~1185)
檜木
藥師佛高177公分
日本京都伏見
 

醍醐寺藥師佛及脇侍像
ti hu si yao shi fo ji xie shi xiang

位於日本京都市伏見區醍醐東大路町醍醐寺藥師堂。推測僧聖寶於天平延喜七年(907)藥師堂創建時發願造像,延喜十三年由其弟子觀賢完成;另一說係僧會理所作。一九五三年指定為日本國寶。
 三尊像皆以檜木整材雕造,手腕、膝部以別材接合而成,背面內刳後嵌上蓋板,再貼布塗黑漆貼金箔潤飾。主尊藥師佛背光配置六尊化佛坐像,是所謂的七佛藥師。左手持藥壺置於膝上,右手拇指與中指相捻,結跏趺坐於蓮座上,衣服裹住左足,此乃奈良時代(710~794)以來之古式。頭上嵌入的大螺髮、正中的紅色髻珠、額頭上水晶製的白毫皆為後來補上。法相莊嚴肅穆,厚胸,身材魁偉,表現量感。
 日光、月光脇侍菩薩體軀較小,以突顯主尊,身後帶有圓圈頭光,周緣雕飾火焰紋,頭戴布滿紋樣的鏤空寶冠,佩戴瓔珞、臂釧及腕釧,身形端莊柔和,衣紋淺雕,推測係出自其他雕刻師之手,為進入和風過渡期之造像。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