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四 卷 別:工藝
頁 碼:18/1_74
木雕佛像合龕
木雕佛像合龕
晚唐(846~907)

高31.7公分
美國堪薩斯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木雕佛像合龕
mu diao fo xiang he kan

佛教從西北印度經中亞向東方傳播的過程中,中國唐代(618~907)盛行一種佛教僧侶於旅途中隨身攜帶的木雕造像合龕,此作品即為一例。
 龕為三聯式,中央主龕主尊戴三葉寶冠,繒帶垂肩,袒上身,帛帶自左肩斜掛胸前,寬肩細腰。戴臂釧、手釧,手結禪定印,結跏趺坐於仰覆蓮座。身後有蓮瓣形火焰紋舉身光。蓮座下為方形須彌座,上下各飾一圈聯珠紋,中間開三壼門,雕刻獸像。
 主尊由蓮莖高高撐托,座下及兩側並蒂蓮座分布十尊菩薩,或持蓮蕾,或持寶劍、金剛杵等。主龕最上方左右兩側各有一飛天,最下方中間有側跪合掌供養者一身。
 左右副龕為對稱三段式造像。上段均為一佛二菩薩,呈現手法與主龕一致,以蓮莖將佛托起,舉身光與蓮座合成一蓮瓣形,下方為二菩薩。中段為二菩薩立於覆蓮台上。下段為金剛力士,披帔帛,足踏蓮,造型如天王。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