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六 卷 別:石窟
頁 碼:9/5_1784
龍門石窟第140窟賓陽中洞外景及伊闕佛龕碑
龍門石窟第140窟賓陽中洞外景及伊闕佛龕碑
河南洛陽
 
龍門石窟第140窟賓陽中洞正壁造像
龍門石窟第140窟賓陽中洞正壁造像

 
龍門石窟第140窟賓陽中洞窟口外北側金剛力士像
龍門石窟第140窟賓陽中洞窟口外北側金剛力士像
北魏正光四年(523)

 

龍門石窟第140窟賓陽中洞
long men shi ku di 140 ku bin yang zhong dong

位於龍門西山北部、賓陽三洞的中心,為三洞中唯一在北魏(386~534)時完成的洞窟,大約在北魏正始二年至正光四年(505~523)之間完工。平面呈馬蹄形,窟頂為穹窿形,寬11.4公尺,高9.3公尺,進深9.85公尺。窟口上部尖拱形,拱梁刻成龍身,兩端為反顧龍頭。龍頭下方各有石柱一根,現存南側的柱頭,高1.52公尺。窟外鑿一屋形龕,內雕力士像各一尊。南側像殘損。北側像頭戴筒冠,面容肅穆;左手於腰側握一杵,右手展開置於胸前;上身袒露,帔帛自肩部下垂交叉於腹部,下身著戰裙。
 窟門通道頂並刻兩朵蓮花。南北兩壁各浮雕三層,上端皆為飛天一身,中間為供養菩薩各二身,下部北壁為一頭四臂、頭戴骷髏火冠的護法神,手持不同法器,殘損嚴重,有學者認為是帝釋天;南壁雕四頭四臂的護法神,身披帔帛、瓔珞,下身著戰裙,手持兵器、法器,有學者認為是大梵天。
 窟頂正中浮雕一朵盛開的重瓣蓮花,八伎樂天、二供養天圍繞蓮花飛翔,其間刻有雲紋、植物圖案,外飾蓮瓣、垂幔一圈。正壁為一鋪五尊的圓雕造像,主尊結跏趺坐於須彌座上,像高6.45公尺,高肉髻,面相清秀,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胸部繫帶。右手施無畏印,左手與願印。懸裳覆於寶座前,後部帶圓形頭光與蓮瓣形火焰紋大身光,座下有二圓雕獅子,仰首望佛。兩側脇侍二弟子阿難、迦葉,身著袈裟,赤足立於仰蓮圓台之上。迦葉眉弓凸起,眼窩深陷,雙手合十;阿難面部柔和,微帶笑意,雙手於胸前捧物。二弟子旁站立二脇侍菩薩,帶桃心形頭光,頭戴筒狀高冠,面龐秀麗,口含微笑;胸飾項圈、瓔珞,身披帔巾,一手置於胸側施說法印,一手於腹側持物,下身束曳地長裙,赤足立於覆蓮圓台之上。
 窟南、北壁各有立佛一鋪。二佛風格相似,皆為波狀髮、高肉髻,面相清秀,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赤足立於覆蓮圓台上,背後有外部為火焰紋的舉身光。兩旁各有二身脇侍菩薩,著帔帛長裙,胸飾瓔珞,帔帛交叉於膝部,惜頭部、手部被破壞。
 前壁窟口兩側有四層浮雕,由上而下,最上方為維摩詰變,維摩詰居於洞口上方南側,半臥於帳幔下、牀榻之上,著褒衣博帶式衣裝,身體斜靠,張口辯論,前後圍繞著侍女。文殊菩薩位於洞口上方北側,著菩薩裝,結跏趺坐於蓮花上,專注傾聽,其後站立比丘、力士。第二層為本生故事,南側為須大拏太子本生,遭盜鑿,現已不存。北側為薩埵那太子本生,用單幅畫面表現太子捨身飼虎的情景,畫面上有起伏的山巒樹林,流水飛馳而下,山下蹲著一隻母虎帶著七隻幼虎,太子從山上跳下。
 第三層為帝后禮佛圖,一邊雕造皇帝及其侍從,一邊雕造皇后及其侍女,依據記載應當為孝文帝(471~499在位)及文昭皇后,已被盜鑿,現分別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第四層為十神王圖像,南北各五身,有的局部殘損。南側為風神王、龍神王、水神王、樹神王和獅子神王,北側為山神王、珠神王、火神王、象神王和鳥神王。窟室地面浮雕四朵大蓮花,周圍飾以蓮瓣、流水渦紋、水禽和游泳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