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化寺如來殿 北京東城 |
|
 |
智化寺藏殿轉輪藏頂部佛坐像 |
|
 |
智化寺配置圖 |
|
|
智化寺
zhi hua si
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是北京保存較完整的明代(1368~1644)寺院建築。始建於明正統八年(1443)。初為司禮監太監王振的家廟,後改為寺院,英宗(1435~1449在位)賜名報恩智化禪寺。明萬曆(1573~1620)及清康熙(1662~1722)年間曾重修。清(1644~1911)中葉以後寺漸衰微。一九五○年代進行維修。現寺內建築及裝飾部件多為明代原物,是研究明代官式建築的寶貴實物資料。一九六一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呈南北縱深布局,共由五進院落組成。沿中軸線自南而北依序為照壁、山門、智化門(天王殿)、智化殿、如來殿(萬佛閣)、大悲堂、萬法堂,兩側有鐘樓、鼓樓及東西配殿(大智殿和藏殿)等。其主體建築都用黑色琉璃瓦,在中國佛寺中甚為少見。智化殿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殿後接有卷棚頂抱廈。殿內當心間正中方形藻井,形制內圓外方,雕刻精美,極具建築藝術價值,後流失海外,現藏美國費城美術館。 如來殿是寺內最大的建築,重檐廡殿頂,分上下兩層。上層面闊三間,牆壁格扇遍布佛龕,故上層匾額書「萬佛閣」。下層面闊五間,殿內供奉佛坐像;當心間原有雕飾華麗的斗八藻井,一九三○年代流失海外,現藏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殿內設有兩座曲尺經櫥,為明英宗御賜。藏殿當心間置木製八角形轉輪藏一座,通體雕刻,是寺內保存較為完好的珍貴佛教文物。 該寺存有從明代宮中流傳至今的智化寺音樂,即京音樂,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寺中尚存第十五代僧永乾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抄錄的《音樂腔譜》。一九九二年寺內設北京文博交流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