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莫高窟第55窟金光明經變相之捨身品 宋代(960~1279) 壁畫 甘肅敦煌 |
|
|
莫高窟第55窟金光明經變相之捨身品
mo gao ku di 55 ku jin guang ming jing bian xiang zhi she shen pin
位於東壁窟門南側金光明經變北側的條幅上。敘述薩埵那太子在山林中見母虎及其幼虎仔因飢渴奄奄一息,心生憐憫而投身飼虎的故事。 此圖沒有描繪整個故事,只選擇其中四個主要情節。在構圖上,四個情節沒有完全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排列,以中部太子飼虎為重心,再穿插其他內容。結合榜題,畫面內容自下而上可分為三部分。最下畫眾人尋覓太子。王城外,一騎人馬沿山路盤旋而上,形成優美的「S」形,王及夫人走在隊伍的前面,身後部騎數人縱馬飛奔。馬匹的描繪生動而活躍,有的四蹄騰空,有的闊步向前,矯健急馳的姿態展示出人們尋找太子的急切心情。上部繪王與夫人登山遊玩和起塔供養骸骨兩情節。遊玩時的馬匹昂首信步,馬蹄輕盈,傳達著愉快的氣氛。 中部為故事的高潮部分,為飼虎和發現太子骸骨。前者用三個連續畫面表現了薩埵那太子飼虎的過程。先畫太子躬身立於崖頂上,裸上身,下著白色長褲,雙手合十。再畫墜崖,太子依然雙手合十,雙腿向後抬起俯衝而下。最後畫太子仰面躺地群虎圍食的場面。四虎中有的正在撲咬太子的腹部,有的在一旁齧食太子的手臂,其他兩隻或蹲踞或飛奔而來。老虎雙目圓睜,虎口大張露出鋒利的牙齒,體大身健,動作矯捷,誇張地處理了虎子的形象。畫家通過對老虎飢餓難耐的細緻刻劃,較好地表現了薩埵那太子的大慈悲心。 畫面情節穿插於群山之中,人物及馬匹造型寫實,是一幅優秀的立軸式宋代(960~1279)山水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