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9/5_1598
|
須彌山石窟外景 寧夏固原 |
|
|
須彌山石窟圓光寺區 |
|
|
須彌山石窟第62窟正壁造像 唐代(618~907) 石 |
|
|
須彌山石窟
xu mi shan shi ku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北55公里處的須彌山東麓。始鑿於北魏(386~534),歷經西魏(535~556)、北周(557~581)、隋(581~618)、唐(618~907)連續營造,明(1368~1644)清(1644~1911)時重建裝修,是寧夏最大的石窟群。現存編號洞窟一百三十二個,分別開鑿於山體東南向的八個區域內,由南至北為大佛樓區(1~5窟)、子孫宮區(6~39窟)、圓光寺區(40~50窟)、相國寺區(51~103窟)、桃花洞區(104~108窟)、松樹窪區(109~118窟)、三個窯區(119~125窟)和黑石溝區(126~132窟),現僅有十三個洞窟保存較為完好。一九八二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魏是須彌山石窟的始創時期,這一期洞窟大都開鑿於子孫宮區,共有十三個。其中第14、24、32窟尚存北魏造像,保存較好。這三窟均為覆斗式或穹窿頂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窟。四壁多不開龕,窟門上方開明窗。中心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造像,主要造像題材為一佛二菩薩,也有單尊坐佛、立佛或交腳彌勒,還有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及思惟菩薩等。造像面目清瘦,雙肩稍窄,身材修長,衣紋多繁複陰刻線,展現南朝(420~589)漢式秀骨清像藝術風格對北魏石窟造像的影響。 西魏時洞窟形制基本延續北魏,但中心柱無基座和橫梁,前壁無明窗。此期的洞窟共計二十五個,主要分布於子孫宮區。造像題材仍以一佛二菩薩為主,佛像造型上繼承了北魏時期的風格,但顯得更為渾厚,衣紋的線條更為簡潔、疏朗。 北周是須彌山石窟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洞窟集中於圓光寺區、相國寺區,流行雙窟,其中第45、46雙窟的雕飾最為華麗精美。石窟形制仍以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窟為主,但規模較大,覆斗頂,窟內仿木結構。中心柱四面不再是分層小龕,而是四面各開一大型像龕。窟內四壁開佛龕,正左右三壁各開三龕,前壁窟門兩側各開一龕。洞窟裝飾華麗,是北周洞窟的特點,依照寺院殿堂中佛帳的樣式雕刻複雜的帳形龕及尖楣圓拱龕。造像題材在前期的基礎上增加了三世佛、四方佛、七佛等,造像風格有明顯的不同,佛像圓潤豐滿,肩寬,體態健碩,有雄渾敦厚之感;菩薩頭戴花冠,瓔珞環繞,雕刻手法富於裝飾性。窟頂伎樂飛天線條飽滿,並富有動感。第51窟是四室組成的大型中心柱窟,為須彌山北周獨特的洞窟形制。 隋代洞窟數量不多,基本上傳承了北周風格,但規模較小,造像雕工簡化。佛像均面相方圓,頭部較大,窄肩鼓腹;菩薩身軀呈現「S」形,稍具初唐(618~712)菩薩特點。 須彌山石窟在入唐以後,進入鼎盛時期,不僅洞窟造像規模宏大,且開窟數量和雕造水平達到歷代之最,共開鑿窟龕九十五個。唐代窟龕主要分布於大佛樓、相國寺和桃花洞三區,代表洞窟有第5、105窟等。窟龕形制以方形或長方形平頂或覆斗頂的中型佛殿洞窟為主,還有中心柱窟、大像龕、僧房窟、禪窟、涅槃窟、瘞窟、影窟等。大像龕的開鑿直接受此期中原石窟大像之風的影響,如第5窟彌勒倚坐大佛,高達20.6公尺,為須彌山石窟的標誌性建築物。唐代造像題材有釋迦牟尼佛、彌勒佛、接引佛、藥師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八臂菩薩及供養菩薩等。窟內多以正壁一佛二菩薩,結合兩側壁的天王、力士組成一鋪九身的造像形式。造型上呈現出世俗化的審美取向,佛像豐滿圓潤,菩薩微扭的身軀豐腴健美,天王、力士健碩強悍,體現與北朝(386~581)完全不同的時代精神和藝術風貌。雕刻技巧成熟,風格寫實,生動自然,創造出端莊含蓄又富蘊生命力的藝術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