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2/2_472
|
帕楠稱寺
pa nan cheng si
譯名為Wat Phanan Choeng。位於泰國大城府(Ayutthaya)帕薩克河(Pa Sak River)與昭披耶河(Chao Phraya River)匯合處,為當地最古老的佛寺之一。據《編年史》記載,始建於一三二四年。寺內大殿供奉的佛坐像十分有名,當地華裔人士尊稱為三寶公佛陀(Luang Phor To)。拉瑪四世(Rama IV,1851~1868在位)時期重建大殿,並為佛坐像貼上金箔。該寺自肇基以來持續不斷增建和維護,為該國皇家二等寺廟。一九九一年隨大城遺址整體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該寺現存建築有大殿、講經樓、藏經樓和觀音殿等。大殿為主要殿堂,高37公尺,面闊26公尺。殿內供奉一三二四年製作的三寶公泥塑佛坐像,高19.2公尺,半跏趺坐於仰覆蓮座上,右手作觸地印,左手置於腹前;佛像兩膝的距離比列柱之間的距離寬,顯然是先造佛像,後建大殿。殿內壁面上浮雕生動的人物圖像。觀音殿位於大殿旁,為中國式建築,面闊三間,脊飾龍鳳,柱上巨龍蟠踞;殿內中間供奉千手觀音,觀音左為韋馱菩薩,右為伽藍菩薩。整座建築外觀色彩斑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