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一 卷 別:石窟
頁 碼:8/4_1372
莫高窟第454窟安世高行跡圖
莫高窟第454窟安世高行跡圖
北宋(960~1127)
壁畫
甘肅敦煌
 

莫高窟第454窟安世高行跡圖
mo gao ku di 454 ku an shi gao xing ji tu

位於甬道窟頂。屬佛教史跡畫,在敦煌壁畫中流行於晚唐(846~907)至宋(960~1279)之間。《諸佛瑞像記》等記載,安世高外出遊化,行船遇蟒神。蟒神原為安世高學道時之同窗,因瞋恚墮為蟒,成為湖廟神,懼命終後墮地獄,故求於安世高,安世高為其建塔祝禱。
 此鋪壁畫保存完好,繪於牛頭山頂瑞像圖寶塔的右側上方,共有兩組畫面。右上繪群山之中大蟒湖神伸頭於巖外,對面跪坐兩人,前一人持長柄香爐,後一人雙手合十,應為安世高完成了湖神的願望,與其告別的場面。右下有一方形台基,正面設踏道,其上為一座兩面坡頂的小型殿堂,中有黑色大蛇伸頭於堂外;殿前踏道下跪三人,前者執長柄香爐,後兩人合十祈禱,描繪的應是湖神祈求幫助。大蛇圓目昂首,張口欲語;人物造型小巧,構圖簡單,用筆簡潔。
 第454窟位於南區。前後毗鄰第452和455窟,建於北宋開寶七年至太平興國五年(974~980)之間,窟主為歸義軍節度使曹延恭及其夫人慕容氏。亦稱太保窟,俗稱娘娘殿。清代(1644~1911)重修。後室為主室,覆斗形頂,設中心佛壇,上有清塑送子娘娘十二身像,四壁繪有經變相及本生故事等。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