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二十五 卷 別:雕塑
頁 碼:13/4_1480
觀音菩薩像
觀音菩薩像
十二至十三世紀
金銅
高14公分
臺灣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
 
觀音菩薩像(背面)
觀音菩薩像(背面)
 

觀音菩薩像
guan yin pu sa xiang

此柬埔寨菩薩像鎏金多處剝落,立於方形平板狀台上,兩手前彎,左手置腰際,持物已失,右手手腕以下缺失。
 菩薩頭梳筒狀高髻,髮辮紋理清晰可見,戴寬厚頭冠,耳佩垂飾。臉形圓,額頭高,五官略集中,下眼瞼深,嘴角帶笑。胸部厚略微突出,腰線微縮,下身偏直,整體造像略顯臃腫。胸前瓔珞厚重,上臂戴臂釧,手腕及腳踝佩環,裝飾華麗,背面也刻劃十分清楚,是吳哥(約9〜15世紀)晚期的特色。下身著山樸(Sampot),腰下繫帶,裙褶平行細密,裙襬邊緣圓厚。十三世紀中國元代(1271~1368)周達觀《真臘風土記》描述他在柬埔寨吳哥地區所見「自國主以下,男女皆椎髻、袒裼,止以布圍腰。……其下跣足」,與此像的形貌相符。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