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無量壽經變相 唐代(618~907) 絹本設色 高171公分 寬118.2公分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 法國巴黎 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
|
 |
觀無量壽經變相(局部) |
|
 |
觀無量壽經變相(局部) |
|
 |
觀無量壽經變相之十六觀(局部) |
|
 |
觀無量壽經變相之序品(局部) |
|
|
觀無量壽經變相
guan wu liang shou jing bian xiang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依據《觀無量壽經》繪製。畫幅中央繪西方淨土阿彌陀佛為諸聖眾說法的景象,主尊阿彌陀佛帶頭光、身光,內著綠色僧祇支,外披紅色袈裟,結跏趺坐於束腰蓮座上,頂上有華蓋、寶樹。主尊左為觀音菩薩,右為大勢至菩薩,二脇侍的膚色較淺,頭部皆傾向主尊,坐於蓮座上。觀音眼神上揚,大勢至則斂目,二者神情略異,具變化感。觀音左手握有金剛鈴,可能受到密教的影響,在敦煌出土的畫作中甚為稀有。 圖最上方的天空繪祥雲四朵,雲上各有一尊坐佛;另有九種樂器,浮現空中,不鼓自鳴。彌陀、觀音、勢至周圍集聚眾多菩薩,聖眾後方為天宮樓閣,前方露台上有伎樂舞蹈,露台下的寶池中有天鵝、孔雀、迦陵頻伽鳥及蓮花化生童子。寶池兩側的露台上各有一佛二脇侍,膚色與主尊同。圖最下方中央榜題未書寫,兩旁繪蓮花、供物等。圖右下角略有殘損,但仍可見身著黑衣的供養人之下半身,其後為紅衣侍者。 圖右側條幅以連環畫形式表現經中序品及未生怨故事,左側條幅表現十六觀。作品中的建築以紅色為主,細部貼以金箔。由佛、菩薩的頭光、身光的裝飾紋樣得知繪製於九世紀上半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