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 卷 別:雕塑
頁 碼:12/3_904
般若寺文殊菩薩像
般若寺文殊菩薩像
鎌倉元亨四年(1324)
榧木
高45公分
日本奈良
 

般若寺文殊菩薩像
bo re si wen shu pu sa xiang

位於日本奈良市般若寺町般若寺本堂。據墨書記載,鎌倉元亨四年(1324)由致力於南都(今奈良)復興的僧文觀房珠音之發願,名雕刻師康俊、康成父子所雕造,銘文記有「奉為法界眾生,發菩提心,金輪聖王,御願成就」之造像旨趣,故推測金輪聖王乃隱喻後醍醐天皇(1318~1339在位),御願成就即其復興成功。一九六七年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
 菩薩像高45公分,以榧木整材雕出,不刳空,再接合腳部,而蓮座、獅子則用檜材刻製,色彩、持物、背光皆為後來補上。菩薩頂上結八髻,即所謂的八髻文殊(八字文殊),結跏趺坐於獅背蓮座上,右手握寶劍,左手執蓮莖,以童子身形表現,身後帶寶相花紋背光。眉毛稍微向上,細目圓鼻,臉形豐圓,體軀健碩,帔帛斜披胸前。除寶髻、嘴唇敷彩及衣服飾貼金紋樣外,外表近乎為素木潤飾。獅子眼瞳鑲玉石,怒目張口,鬃毛卷曲,四肢奮張,蓮花承足,筋肉結實,表現其威猛,外表塗有濃密鮮豔色彩。整體造型遒勁有力,氣韻生動,富有活力,顯示其精湛之技法。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