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文搜尋 >            頁 碼:17/1_170 
            
              
                | 
                    
                      |  |  
                      | 金剛經(局部) 唐長慶四年(824)
 柳公權(778~865)
 楷書
 拓本
 法國巴黎 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  
                      |  |  
                      |  |  
                      |  |  
                      |  |  | 金剛經 柳公權柳公權四十七歲時所書。強演、邵建和刻。每行十一字,原石毀於宋代(960~1279)。原拓孤本藏於甘肅敦煌藏經洞內。《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藉由佛陀與弟子須菩提的問答,闡述一切法空無我的道理。jin gang jing   liu gong quan
柳公權為唐代(618~907)著名的書碑能手,尤擅楷書,以法度森嚴著稱。初學王羲之,後廣納各家之長,獨創一格;其中受顏真卿的影響最大,是繼顏氏之後的楷書代表人物,與顏真卿並名,世有「顏筋柳骨」之稱。該書結構勻稱,中宮緊密,用筆遒健,方圓並用,嚴謹中有變化,不愧是唐楷的佳品。
 參考釋文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
 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
 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
 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
 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
 參考釋文2:
 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
 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
 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
 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
 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
 夷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聞
 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長慶四年四月六日翰林 侍書
 學士朝議郎行右補闕上輕車
 都尉賜緋魚袋柳公權為右街
 僧錄準公書
 強演邵建和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