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本生圖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棉布設色 高70.8公分 寬47.5公分 英國倫敦 大英博物館藏 |
|
 |
佛本生圖(局部) |
|
|
佛本生圖
fo ben sheng tu
圖中央繪釋迦牟尼佛,身軀健碩,著袒右袈裟。左手置於腹前,右手結觸地印,結跏趺坐於蓮座上。帶深綠色頭光,巨大圓形身光湛藍如海洋,突顯出主尊之立體感。 主尊周圍本生故事皆附有編號和題記,共計十個。自圖右上角起編號二十一至三十,可知為同系列中的第三組,為梵文《本生鬘論》三十四則本生故事之第二十一至三十。以慈悲和忍辱為主題,依序為淨菩提本生、鵝王本生、大菩提本生、獼猴本生、舍羅婆鹿本生、九色鹿本生、猴王本生、羼提波梨本生、梵天本生、白象本生。 個個本生故事自然貫穿於畫面之中,以山林、湖泊、山谷、石頭與樹木營造空間,白色和紅色為主的人物造型和活潑姿態,彷彿在棕綠景色中跳動閃爍。紅、綠色的皇宮在三角形的山、雪峰之頂及奇岩之間,顯得十分立體。黯淡的貝形雲包圍着釋迦牟尼佛的背光及四周的山峰。故事中的菩薩不論是以人身或動物化身,皆帶紅色頭光,令人容易辨認。 人物明顯的肢體動作、姿態及衣著等,展現出藏傳繪畫的簡潔筆調和構圖,如主尊寬肩細腰、健碩活力的形象,有別於西藏西部慈和安詳的佛像,屬西藏東部之畫風;而景色強烈的深淺、濃淡對比,則具有明代(1368~1644)青綠山水畫的特色。底邊有紅字墨書「大明萬曆年號」,可能是經藏傳繪畫訓練但又精工中國畫之畫師所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