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2/2_520 
          
            
              
                
                    
                        | 
                     
                    
                      
			東大寺法華堂 日本奈良 						 | 
                     
                    
                      |   | 
                     
                    | 
                東大寺法華堂 
                   dong da si fa hua tang
                  
			位於日本奈良市雜司町東大寺。據寺傳,奈良天平五年(733)由僧良弁所建,為該寺前身金鐘寺的主要殿堂。堂內供奉主尊不空●(上四+下絹)索觀音,又稱為●(上四+下絹)索堂;每年農曆三月,在此舉行法華會,平安時代(794~1185)以後稱法華堂;江戶時代(1615~1868)起亦稱為三月堂。一九五一年指定為日本國寶。  該堂由左側的正堂和右側的禮堂所構成,呈雙堂形式,面闊五間,進深八間,左右雖不對稱,卻有調和之感。正堂為創建時的建築,禮堂於鎌倉正治元年(1199)由僧俊乘房重源改建,採大佛樣建築。正堂為廡殿頂,禮堂是歇山頂,兩種不同結構的屋頂相連呈「T」形。正堂和禮堂頂皆鋪筒板瓦,形式簡樸優雅。此雙堂形式是日本建築史上珍貴例證。  堂內除供奉主尊不空●(上四+下絹)索觀音外,還有日光、月光菩薩、梵天、帝釋天及四天王等十六尊像,是奈良時代的代表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