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二 卷 別:石窟
頁 碼:8/4_1474
博什瓦黑岩阿●(門+三人)O佛及臥佛像
博什瓦黑岩阿●(門+三人)O佛及臥佛像
南詔國(752~902)晚期和大理國(937~1253)初期
石刻線畫
四川昭覺
 
博什瓦黑岩南詔王世隆出行圖
博什瓦黑岩南詔王世隆出行圖
 
博什瓦黑岩明王像
博什瓦黑岩明王像
 
博什瓦黑岩供養人像
博什瓦黑岩供養人像
 

博什瓦黑岩刻畫
bo shi wa hei yan ke hua

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碗廠鄉。博什瓦黑是彝語譯音,意為蛇門岩。造像全係線描陰刻,內容有佛、菩薩、天王、明王、羅漢、供養人、神獸及藏式佛塔等,分刻在十六塊巨岩上,計九十一軀,總面積約650平方公尺。造像時代在南詔國(752~902)晚期和大理(937~1253)初期,大部分屬密教題材。岩石上的刻線平時不容易看見,只有在陽光升到適當斜度時才顯露影痕。二○○六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端山坡下岩壁上刻一臥佛,身長7.6公尺,螺髮、肉髻,左脇而臥。佛頭、足兩端各刻一菩薩。臥佛下方正中,刻一尊坐佛,結跏趺坐於蓮座上,據手印推測為阿●(門+三人)L佛。臥佛身後列有一排神祇,或高坐蓮座,或盤膝於地,或站或坐,或沉思,或作說法狀,或手舞足蹈,姿態各異。
 北端半坡懸崖峭壁上有一平整岩面,寬17公尺,高8.8公尺,上刻南詔王世隆出行圖。中心王者頭戴南詔王特有的高冠,著圓領寬袍,騎高頭大馬,氣宇軒昂,神態威嚴;其前後有五騎護侍。畫中刻三隻神獸,其中一隻為南詔開國君主細奴羅的護駕神犬。
 臥佛西面的一群岩石上,刻有眾多的金剛明王、菩薩和天王等。明王大都多臂多頭,作忿怒像,姿態各異,造型多樣,帶有藏式特點。再往西的一群岩石,有菩薩及供養人像,其中一供養人盤足坐於石壇上,頭戴軟角襆頭,身著圓領窄袖長袍,右手平舉於胸,左手持如意。
 博什瓦黑岩刻畫在內容、人物造型、藝術風格等方面都與石鐘山石窟造像藝術有許多共同之處,主要因這兩處文化遺跡均坐落在西南絲路古道交通沿線,雖相隔千里,但文化內涵及鑿建時代均有許多相同之處。對研究南詔、大理時期西南少數民族的歷史、民族關係史、宗教、文化及藝術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