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莫高窟第57窟 甘肅敦煌 |
|
|
莫高窟第57窟
mo gao ku di 57 ku
位於南區。開鑿於初唐(618~712),該窟為前後室結構,中有甬道相連。後室為主室,覆斗形頂,西壁開一龕。 主室窟頂畫雙龍蓮花井心,四周飾垂幔、飛天等,四披畫千佛。西壁雙層龕內原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薩像,其中南側外端一菩薩像已毀。該鋪塑像比例勻稱,塑造手法趨於精巧細膩。西壁龕外層龕頂畫火焰蓮花龕楣,龕楣兩側有飛天各一身;外層龕西壁兩側繪龕柱、思惟菩薩各一身,由於前面的塑像已毀,兩身思惟菩薩像全無遮擋,完整顯現。菩薩半跏趺坐,左手支頤,描繪生動,意境深幽。西壁龕外上部畫飛天六身,龕外兩側上部分別畫佛傳之夜半踰城、乘象入胎;下部繪菩薩像各兩身,菩薩像胯部微斜,身姿優雅含蓄,描繪精美生動,是初唐菩薩畫像中的代表作之一。 南、北壁畫千佛,中央各存說法圖一鋪。其中南壁說法圖構圖莊嚴緊湊,描繪精細生動,尤其是菩薩像堆金瀝粉,身姿優雅,不失為初唐畫像中的佳作。兩壁下部殘存有供養人畫跡。東壁窟門上部畫千佛、七佛,有殘毀;兩側上部畫千佛,中央存說法圖各一鋪,下部已殘毀。 前室、甬道多經晚唐(846~907)重修時補繪。前室西壁窟門上部存晚唐彌勒說法及天王赴會圖,窟門兩側存晚唐天王畫像。甬道盝形頂中央畫藥師經變,南、北披有四身晚唐坐佛,南、北壁存供養比丘二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