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刺繡十一面二十四臂觀音菩薩像 北宋(960~1127) 綾 高97公分 寬58.5公分 臺灣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 |
|
|
刺繡十一面二十四臂觀音菩薩像
ci xiu shi yi mian er shi si bi guan yin pu sa xiang
觀音像十一面,共分四重。第一重三面,主面三目,戴五葉寶冠,上繡佛字。面貌豐圓,彎眉細目,嘴角含笑,面容祥和。身飾瓔珞、臂釧及腕釧等。結跏趺坐於仰覆蓮座上,蓮座下為束腰須彌座。主面上的第二、三重各安三面,第四重安一面,最上為一坐佛,共十一面。造像與莫高窟第76窟北壁十一面觀音可相比較。 觀音作二十四臂,身前兩手置於胸前,兩手於腹前施禪定印;肩側兩手舉日、月精摩尼,頭後兩手高舉上托化佛。餘皆各持法器,有白拂、寶瓶、寶杖、數珠、寶鐸、寶戟、錫杖、化宮殿、寶經、金輪、寶箭等。 此像以暗花素綾地,雙絲線合為繡線,運用套針、鋪針等針法製成,針線細密。整幅作品色調優雅柔和,寧靜安詳,表現宋代(960~1279)刺繡的精美特質。軸兩側落有「乾隆」、「嘉慶」內府等鑑藏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