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 卷 別:繪畫
頁 碼:15/2_684
格魯派皈依境圖
格魯派皈依境圖
清代(1644~1911)
布面設色
高63.5公分 寬50公分
北京東城 雍和宮藏
 
格魯派皈依境圖(局部)
格魯派皈依境圖(局部)
 

格魯派皈依境圖
ge lu pai gui yi jing tu

格魯派大約創立於十五世紀初,由宗喀巴(tsong kha pa)以噶當派教義為基礎,對西藏佛教進行整頓改革後創立的。此類作品藏語稱為措薪,通常譯為集會樹或會聚樹,意為諸佛、菩薩與宗教人物集會聚集一起,宛若一棵大樹。皈依境唐卡一般有成組的兩張,內容大多數是描繪格魯派主要傳承上師,以及格魯派中最受敬重的諸佛、菩薩、護法與本尊守護神等。大部分的格魯派僧侶均依照這兩類型唐卡中的一個皈依境來做日常修持,根據皈依境進行觀想與持誦祈文。較年輕的僧侶多使用「傳承道次第」皈依境,較年長且已接受密乘灌頂的僧侶則使用此類唐卡的「上師相應法」皈依境。
 畫中央即是格魯派的創始者宗喀巴。其右手結說法印,左手置於腹前托藍鉢,頭戴通人冠,結跏趺坐,神態寧靜祥和。右肩處的蓮花承托一把智慧劍,左肩處的蓮花則承托經書,此兩物是辨識文殊菩薩的要點,以此說明宗喀巴為文殊菩薩的化身。上方及兩側雲團中為歷代傳承上師,左、右上方有觀音菩薩淨土和阿彌陀佛淨土,其下則是占滿整張唐卡的大型會聚樹。
 會聚樹上分別為四部密續的本尊、諸佛、菩薩、羅漢、獨覺、空行、護法等,最下為四天王。樹的底部立於水中,水中有龍王持寶現身,左、右有高僧誦經的場面。
 此作品呈現西藏晚期的漢藏風格,最明顯之處是雲彩的褪暈效果,將中國山水繪畫技術融入西藏宗教繪畫之中。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