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迦牟尼佛坐像 北魏太和元年(477) 金銅 通高40.3公分 臺灣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 |
|
|
釋迦牟尼佛坐像(背面) |
|
|
釋迦牟尼佛坐像
shi jia mou ni fo zuo xiang
佛結跏趺坐,右手掌心向前施無畏印,左手執衣角,內著僧祇支,外披袒右袈裟,右肩敷搭偏衫,和西秦建弘元年(420)炳靈寺石窟第169窟北壁後部無量壽佛相同,惟此尊袈裟衣緣在胸前曲折翻轉,衣褶似火焰開叉揚起,氣貌軒昂,表現北魏太和時期(477~499)特有的風格。 背光正面內圈為七尊小坐佛,外圈為火焰紋,氣勢雄渾。背面紋路刻劃精巧,中央表現佛於鹿野苑初轉法輪。上層為多寶佛塔,釋迦和多寶佛並坐;塔外兩側維摩詰與文殊對坐。下層為佛傳故事,畫面構圖井然有序,內容豐富。本件作品為現存太和時期經典名作。 尊像和方形台座一體鑄成,背光另鑄。鎏金厚實,與像連結緊密,金色黃帶赤,做工精良。台座背面陰刻銘文「太和元年(477)九月十日安熹縣堤陽□□願己身為□□母造釋加聞佛又為居家眷屬大小現世安隱亡者生天宣語諸佛所願如是故記之耳」。安熹即今河北定縣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