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1/1_357
|
西大寺本堂及東塔遺蹟 日本奈良 |
|
|
西大寺
xi da si
位於日本奈良市西大寺芝町,真言律宗總本山,南都(今奈良)七大寺之一。奈良天平寶字八年(764),公卿藤原仲麻呂之亂時,已退位之孝謙上皇為祈求戰勝,發願造立四天王像,為創寺之始;次年戰勝重新登基,擴建此寺,因與東大寺相對,稱為西大寺。當時東西兩塔和百餘間諸堂林立。遷都平安後,因火災和兵亂燒毀。鎌倉時代(1185~1333)僧叡尊復興堂宇,世稱「中興開山」。室町文龜二年(1502)又遭戰火,現今諸堂皆為江戶時代(1615~1868)後期的建築。寺境現為日本「國史跡」。 該寺主要建築有本堂、四王堂、愛染堂、護摩堂、庫裏、南門、奧書院、奧院五輪塔及大師堂等,其中本堂於一九九八年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本堂為寺內最大建築,建於江戶時代文化年間(1804~1818),單檐廡殿頂,頂鋪筒板瓦,正、後面中央三間向前突出作為禮拜處。堂內供奉釋迦牟尼佛立像、文殊菩薩及脇侍像等。堂前的台基礎石為奈良時代(710~794)之東塔遺蹟,經昭和三十一年(1956)挖掘,礎石下有直徑27公尺的八角形痕跡,得知當時預計建立八角七重塔,後成為四角五重塔的例證。 四王堂江戶正德元年(1711)重建,重檐廡殿頂,堂內因供奉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及多聞天王,故名。南門為該寺之正門,門上懸掛「寶勝山」匾額,懸山頂,頂鋪筒板瓦,四柱門形式,門兩側設牆。奧院五輪塔高3.5公尺,二層台基上置五輪之塔,分別以石砌成方、圓、三角、半月、寶珠等形狀,象徵五輪之地、水、火、風、空。 寺收藏奈良時代的經卷、平安時代(794~1185)初期繪畫作品十二天像,以及鎌倉時代的金銅寶塔、鐵寶塔及銅舍利瓶、金銅透雕舍利塔等,現皆為日本國寶。另有木雕釋迦牟尼佛坐像、叡尊像等,現皆為日本重要文化財。該寺並以「大茶盛式」的飲茶活動而馳名遠近。
|
相關詞條:釋迦牟尼佛坐像, 善春, 金銅舍利塔, 十二天像, 鐵寶塔及銅舍利瓶, 金銅寶塔, 叡尊像, 西大寺釋迦牟尼佛立像, 東大寺, 西大寺文殊菩薩及脇侍像, 西大寺善財童子像, 西大寺愛染明王像 善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