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救度焰口釋迦牟尼佛像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 紅銅 高27公分 北京東城 故宮博物院藏 |
|
 |
救度焰口釋迦牟尼佛像 十世紀 黃銅 高26.5公分 北京東城 故宮博物院藏 |
|
|
救度焰口釋迦牟尼佛像
jiu du yan kou shi jia mou ni fo xiang
此像為寶冠釋迦牟尼佛與菩薩的組合造像,是清宮仿另一座十世紀黃銅製喀什米爾風格的救度焰口釋迦牟尼佛像而造。 方形台座中央長出蓮莖主幹,並分株七蓮枝,呈樹冠狀排列,中央一枝,左右各分三層次第而下。中央最上方為釋迦牟尼佛,頭戴寶冠,繒帶及肩飄揚,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握持袈裟衣角。披肩下緣呈「W」形,並飾有瓔珞,表現出六世紀時中亞地區皇族的服飾造型。中央下一層左右二佛,披搭袒右袈裟,衣紋貼體,施與願印。二佛下側坐二菩薩,一為彌勒菩薩右舒坐姿,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持淨瓶;另一是觀音菩薩左舒坐,頭頂一化佛,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持長莖蓮花。底座兩側為喇嘛塔,相輪頂端飾仰月與寶珠。中央主幹尚有二佛,蓮莖底部有二龍王於水中出半上身,頭略仰視。 整體造像線條豐潤飽滿,是典型的喀什米爾風格。原作以黃銅施造,此仿作品則以紅銅製,線條規整,比原作更加精細,可看出清乾隆年間(1736~1795)宮廷匠師技術的高超,惜原作的自然神韻已失。 此造像清宮配有佛龕,背面有漢、滿、蒙、藏四種題記,漢文為「乾隆二十六年(1761)九月十六日欽命章嘉胡土克圖認看供奉利益新造同侍從救度焰口釋迦牟尼佛……」。
|